廣州市物價局關于優化調整停車場收費做出調整,從8月1日開始實施。具體通知如下:
廣州市物價局關于優化調整停車場差別化收費有關問題的通知
各區、縣級市發改局(物價局),市停車場行業協會,各有關單位:
根據《系統改善廣州市中心城區交通狀況一攬子工作措施》(穗交領〔2013〕3號)部署,為進一步推進停車場收費標準差別化政策,在廣泛征求意見并依法定程序組織召開聽證會后,經市政府同意,現就我市優化調整停車場差別化收費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調整思路
從國家中心城市的角度出發,以改善我市中心城區交通為總體目標,借鑒國內外城市的做法,進一步調整優化停車場差別化收費政策,通過政府調控和市場調節相結合的辦法,積極探索發揮市場對停車資源配置的調控作用,運用價格杠桿,以經濟手段引導機動車合理停放及使用,鼓勵公交出行,減少中心城區機動車出行量,降低路面交通飽和度,提高道路通行速度,促進交通出行結構優化,緩解中心城區交通擁堵狀況。
(一)提高中心城區停車成本
結合我市中心城區停車場實際供需狀況,適時適度提高中心城區停車場收費標準總水平,增加機動車使用成本。引導個體車輛盡可能選擇城市外圍停放。具體調價幅度參考有關停車收費對駕車出行影響的研究結論,綜合考慮對改善交通作用和市民接受程度合理確定。
(二)調整我市收費差別化區域級別劃分
隨著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城區范圍及商業繁華區域不斷增加及擴大,調整我市一、二、三類地區差別化政策,擴大一、二類地區范圍,以符合我市經濟發展及道路通行能力的實際情況。
(三)簡化停車場分類
在現行的停車場分類管理政策基礎上,將我市的停車場收費分類由原來的“路內”、“內街內巷”、“商業”、“公共露天”、“住宅小區”、“交通事故和違法車輛專用”、“室內專業”、“機場、車站、碼頭、交易會和大型體育場館等”、“旅游景點”、“物流園區、專業批發市場”十類,簡化調整為“商業”、“公共”、“住宅區”、“室內專業”、“其他”五類。
(四)細化停車場計時標準
為加快停車位周轉,提高車位使用效率,盡量縮短計時標準,做到科學化、合理化,將商業配套、咪表停車場原來的停車計時標準由“半小時”調整為“15分鐘”。
(五)進一步完善住宅區停車場收費政策
綜合考慮住宅業主停車需求及停車場管理成本上漲的實際情況,住宅區停車場收費標準按照“保本微利、逐步調整”的原則制定;為提高住宅區內停車位的使用效率,住宅配套停車場也按區域級別實行差別化價格政策。
(六)換乘停車場收費標準從低制定
換乘停車場作為引導市民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的一項重要配套措施,中心城區外圍的換乘停車場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收費標準應維持較低水平,吸引市民在城區外圍停車后換乘公共交通進入中心城區。換乘停車場的設置應與公交、地鐵、公共自行車等公共交通運輸方式相配套。
(七)機械化立體停車場收費標準可適當上浮
機械化立體停車場由于成本較高,可在規定的同類停車場機動車停放保管服務費標準的基礎上適當上浮,具體浮動幅度報價格主管部門審批。
二、區域劃分
差別化停車收費區域劃分是根據廣州城市道路相關交通運行指標、道路路網分布以及城區重點商業繁華區域布局情況,并綜合考慮城市交通、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因素綜合確定的。
(一)一類地區
內環路以內的區域以及永福路、廣園東路、禺東西路、再接廣園東路以南,華南快速干線以西,新港路以北,西接昌崗中路至工業大道接新滘西路以東區域。
(二)二類地區
主要包括除了一類地區以外我市現有城區區域,主要為環城高速(東南西環,部分北環)、廣清高速、華快三期、華南快速以內的區域。此外,黃埔區的茅崗路連接蟹山西路以東,廣園快速以南,石化路以西,港前路以北區域,以及番禺區的西環路以東、東環路以南、以西,長堤路沿市橋水道以北區域均為二類地區。
(三)三類地區
除一、二類地區以外的區域為三類地區。
三、收費標準
(一)商業配套停車場收費標準
商業配套停車場指商場、娛樂場所、賓館酒店、寫字樓等配套停車場(商住兩用停車場按照商住比例分配停車場車位數),其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
商業配套停車場停放服務收費標準
元/輛
時段
地區
|
白天
|
夜晚
|
24小時最
高限價
(元)
|
|||
收費時段
|
收費標準 (元/15分鐘)
|
收費時段
|
收費標準
(元/15分鐘)
|
最高
限價(元)
|
||
一類
|
8:00-22:00
|
4
|
22:00-次日8:00
|
1
|
10
|
128
|
二類
|
8:00-19:00
|
3
|
19:00-次日8:00
|
96
|
||
三類
|
1
|
32
|
說明:1.以上收費標準為最高限價,可以下調。
2.大車、超大型車按實際占用停車位個數收費。
3.停放不超過15分鐘的車輛,軍警車輛、實施救助的醫院救護車及市政工程和搶修車輛免費。
4.連續停放超過15分鐘的車輛,其計費時段中不足15分鐘的部分按15分鐘計算。
5.商業配套停車場月保收費標準不得高于每天收費標準的30天之和。
6.24小時最高限價為車輛連續停放8小時的收費標準。
(二)公共停車場收費標準
公共停車場包括咪表、換乘、非建筑物配套及內街內巷停車場。
1.咪表停車場收費標準
咪表停車場指設置了咪表計費設施的路內停車場,其收費實行政府定價管理。市物價局、市交委將會同相關部門另行研究制定與交通運行狀況掛鉤的咪表停車場收費標準聯動調整方案,報市政府批準后執行。未完成咪表設置的人工收費路內停車場,按咪表停車收費標準執行。
咪表停車場停放服務收費標準
元/輛
時段
地區
|
白天
|
夜晚
|
24小時最
高限價
(元)
|
|||
收費時段
|
收費標準 (元/15分鐘)
|
收費時段
|
收費標準
(元/15分鐘)
|
最高
限價(元)
|
||
一類
|
8:00-22:00
|
4
|
22:00-次日8:00
|
1
|
10
|
128
|
二類
|
8:00-19:00
|
3
|
19:00-次日8:00
|
96
|
||
三類
|
1
|
32
|
說明:1.大車、超大型車按實際占用停車位個數收費。
2.軍警車輛、實施救助的醫院救護車及市政工程和搶修車輛免費。
3.計費時段中不足15分鐘的部分按15分鐘計算。
4.24小時最高限價為車輛連續停放8小時的收費標準。
2.換乘停車場收費標準
換乘停車場指在公交樞紐站及地鐵換乘站設置,供車主(司機)換乘公共交通工具的停車場,其收費實行政府定價管理。換乘停車場的設置應與公交、地鐵、公共自行車等公共交通運輸方式相配套。
換乘停車場停放服務收費標準
元/輛
![]()
時間
地區
|
小車
|
摩托車
|
|||
每小時
|
12小時限價
|
月保
|
按次收費(12小時)
|
月保
|
|
一類
|
2
|
6
|
300
|
1
|
50
|
二類
|
|||||
三類
|
說明:1.大車、超大型車按實際占用停車位個數收費。
2.停車不超過15分鐘的車輛,軍警車輛、實施救助的醫院救護車及市政工程和搶修車輛免費。
3.連續停放超過15分鐘的車輛,其計費時段中不足1小時的部分按1小時計算。超過3小時不足12小時的按12小時限價計算,連續停放超過12小時的按上述標準累加收費。
3.非建筑物配套停車場收費標準
非建筑物配套停車場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
非建筑物配套停車場停放服務收費標準
元/輛
車型
![]()
時間
地區
|
小車
|
摩托車
|
||
每小時
|
12 小時限價
|
按次收費(12小時)
|
月保
|
|
一類
|
5
|
15
|
——
|
——
|
二類
|
3
|
9
|
||
三類
|
2
|
6
|
1
|
50
|
說明:1.以上收費標準為最高限價,可以下調。
2.大車、超大型車按實際占用停車位個數收費。
3.停車不超過15分鐘的車輛,軍警車輛、實施救助的醫院救護車及市政工程和搶修車輛免費。
4.連續停放超過15分鐘的車輛,其計費時段中不足1小時的部分按1小時計算。超過3小時不足12小時的按12小時限價計算,連續停放超過12小時的按上述標準累加收費。
5.非建筑物配套停車場月保收費標準不得高于每天收費標準的30天之和。
4.內街內巷停車場收費標準
內街內巷停車場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
內街內巷停車場停放服務收費標準
元/輛
車型
![]()
時間
地區
|
小車
|
摩托車
|
|||
每半小時
|
12小時限價
|
月保
|
按次收費
(12小時)
|
月保
|
|
一類
|
2
|
12
|
450
|
——
|
——
|
二類
|
1.5
|
9
|
300
|
||
三類
|
1
|
6
|
200
|
1
|
40
|
說明:1.以上收費標準為最高限價,可以下調。
2.大車、超大型車按實際占用停車位個數收費。
3.停車不超過15分鐘的車輛,軍警車輛、實施救助的醫院救護車及市政工程和搶修車輛免費。
4.連續停放超過15分鐘的車輛,其計費時段中不足半小時的部分按半小時計算。超過3小時不足12小時的按12小時限價計算,連續停放超過12小時的按上述標準累加收費。
(三)住宅區停車收費標準
住宅區停車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
住宅區停車場停放服務收費標準
元/輛
車型
時間
地區
|
小車
|
摩托車
|
||||
每小時
|
12小時限價
|
月保
|
按次計費(12小時)
|
月保
|
||
一類
|
室內
|
4
|
12
|
500
|
——
|
——
|
露天
|
2
|
6
|
200
|
|||
二、三類
|
室內
|
2.5
|
7.5
|
400
|
2
|
60
|
露天
|
1
|
3
|
150
|
說明:1.以上收費標準為最高限價,可以下調。
2.大車、超大型車按實際占用停車位個數收費。
3.停車不超過半小時的車輛,軍警車輛、實施救助的醫院救護車及市政工程和搶修車輛免費。
4.連續停放超過半小時的車輛,其計費時段中不足1小時的部分按1小時計算。超過3小時不足12小時的按12小時限價計算,連續停放超過12小時的按上述標準累加收費。
5.住宅小區業主自有產權車位的物業服務費,按不高于該自有產權車位所在停車場小車停放保管服務收費(月保)30%的原則,由業主與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停車場經營者)約定,按每月每車位計收。
(四)室內專業停車場收費標準

(五)其他停車場收費標準
機場、車站、碼頭、醫院、學校、博物館、物流園區、旅游景點、交通事故和違法車輛等停車場,實行政府定價管理,其收費原則上單獨審批。其中,醫院、學校、博物館、圖書館、青(少)年宮、文化宮、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等對服務對象開放的內設停車場,原則上應免費提供機動車停放服務,為合理調節停車服務資源的利用或彌補正常服務費用支出而確需收費的,按照優先滿足服務對象停車需求的原則從低制定收費標準。
四、配套政策
(一)建立與交通運行狀況掛鉤的咪表停車場收費標準聯動調整機制。為保持停車收費靜態交通管理政策對動態交通調節作用的長效性,由市物價局會同市交委另行研究、制定與交通運行狀況掛鉤的咪表停車場收費標準聯動機制及階梯式收費機制,報市政府審批后執行。
(二)建立收費區域劃分與廣州城市道路相關交通運行指標聯動機制。當某些區域道路相關交通運行指標連續半年高于或低于原來區域的對應指標,并結合道路路網分布以及城區重點商業繁華區域布局情況,并綜合考慮城市交通、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因素,可調整該區域劃分。具體聯動辦法由市交委會同物價局、規劃局制定方案,報市政府審批后執行。
(三)合理處理咪表停車場因調價所增加的收入。重新評估核定咪表停車泊位上繳市財政的道路經營權使用費標準,做到應收盡收,收費標準調整后,增加的收入應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具體管理辦法建議由市交委會同市財政局、市政園林局、物價局另行制定,報市政府審批后執行。
五、調整后的幾點要求
(一)市交委等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公共交通的投入,進一步完善公共交通體系,使公共交通成為市民出行的重要選擇。
(二)適度增加停車泊位供給,不斷加強外圍換乘停車場建設力度,同時提升信息化服務水平,為市民轉變出行方式提供便利。
(三)差別化停車場收費優化調整后,各相關部門應完善道路規劃、公交線路優化等配套措施,同時加強監管力度,嚴格打擊亂漲價,亂收費,亂設停車場的不法行為。
(四)市停車場行業協會應通過各種形式將文件精神貫徹到有關會員單位。
六、本通知從2014年8月1日起實行。
廣州市物價局
2014年7月4日
筆者認為,該通知開始實施后,必定會對廣州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其中也存在好的以及負面的影響。
直接從停車場收費提高而言,必定有效緩解了一直以來市區內部停車場不足,壓力大的問題;而市區中部交通也會因停車場漲價,車主更傾向選擇公交地鐵的士等方式出行,其存在的高峰期間車輛嚴重堵塞問題由此得到一定程度緩解。
但由于存在收費較以往貴,會導致收費盲點的地段出現亂停車嚴重問題。對于非收費地段的道路帶來堵塞、凌亂等影響。且停車費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同樣會刺激到在購車臨界點搖擺不定的人群,對于車輛銷售而且,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至于真正效果如何,還需時間驗證。